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工作交流> 正文详情

桂花乡四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xyadmin 发布时间:2005-01-14 15:12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2004年,桂花乡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特色林业、劳务输出和非公经济,实现了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工农业总产值1882万元,同比增长17%,财政收入完成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63元,比上年净增77元。
农业经济增长迅速。蚕桑生产全年养蚕发种1450张,产茧43.7吨,产值61.2万元,创历史新高;黄姜产业在市场疲软的状况下,种植面积稳定3000亩,当年农民出售黄姜实现收入18.8万元;畜牧产业发展迅速,当年发展养牛10头以上大户5户,养猪10头以上大户15户,养羊30只以上大户28户,培育养猪专业村2个,实现畜牧产值578.2万元;粮食播种9000亩,产量达到2930吨,人均占有口粮400公斤以上,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481万元,同比增长了22.8%,农民人均增收376元。
特色林业起步良好。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以旬平公路为轴线,抓住秋冬造林有利时机,在旬平公路吕桂段积极组织实施道路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桂花“绿色通道”;以建设生态游、库区游、桂花游为目标,在库区和集镇周围大力发展青竹、侧柏、柑桔和桂花树等特色林业品种,全面完成了库区旅游品牌;以创建生态示范乡为目标,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荒山荒坡治理力度,栽“摇钱树”,建“生态示范园”,高标准完成了2500亩青竹、1000亩侧柏、50亩狮头柑、100亩金银花的示范园抓点工作和1700亩重点造林、4500亩社会造林任务。
劳务经济势头强劲。通过加强劳务技能培训、搞好中介服务、建立劳务基地、实施能人带动、提供劳动保障,使输出人员不断增加,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全年劳务输出总量达到2150人,比上年增加1022人,实现劳务收入860万元,比上年增长35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477元,人均实现劳务收入1174元。
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从优化投资环境入手,围绕旬平公路改造和桂花电站建设两大重点项目建设,抢上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个体私营企业,全年新增餐饮服务业6个,农产品加工业32个,组建土建工程队3个,沙石料场1个,工业产值达到了40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