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www.tbet88.com > 部门信息> 正文详情

风光旖旎致富路,走出泥泞奔小康

作者:李炳智 发布时间:2008-01-16 09:01 来源:本站原创
字体调节: A+ A- 操作:



修好一条路,幸福一村人。2008年伊始,旬阳县交通局的最新统计显示,全县上年争取省上资金9225万元,市县配套资金1537万元,群众投劳23.2万个,村民捐资1230万元,社会捐款1845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615公里,使全县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到863公里,178个村通了水泥路,25万农民受益,水泥路通村率达到55%,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深藏秦巴山区的旬阳,山高谷深,沟壑纵横,特有的山地环境,严重阻碍了公路交通运输发展,晴日满地灰,雨天一路泥,便是对昔日农村公路的真实写照,通村水泥路成为老百姓心中最期盼的工程。2006年,全县新修通村水泥路240公里,惠及62个村17万人。不比不知道,比比都羡慕,2007年村民申请逐级上报的通村水泥路修建计划超过了600公里。
面对群众高涨的修路热情,旬阳县委、县政府铁定了决心:好机遇稍纵即逝,好政策千载难逢,只要村民愿意修路,县财政不遗余力支持!该县不仅把配套的600万元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而且每公里再配套5000元资助村民打底子。一年筹措900万元兴修通村水泥路,对旬阳财政而言有史以来第一次。
旬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通村水泥路列入县对乡镇单项考核,拿出20万元资金重奖2006年度建设通村水泥路的“功臣”。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由县长担任总指挥,每条路都有联乡的县级领导、包抓的县直部门、乡镇的副职领导和常驻的技术人员、包建的乡镇干部。建设涉及采砂、取石、占地等问题,环保、水利、税务、土地、林业等部门“一路绿灯”。
农村公路路况差,等级低,打底子每公里需要投资5至8万元。照此计算,全县要完成600公里建设任务,群众至少投资3000万元。乡镇是通村水泥路建设的“业主”,乡镇领导想方设法解决资金难题,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金寨乡两年建成通村水泥路7条36公里,村民没掏一分钱;双河镇在建设锅厂村25.5水泥路时,当地务工能人彭方朝、刘龙富分别带头捐资10万元,带动30多名双河游子回报桑梓。
修好农村路,建设新农村,走上水泥路,过上新生活,村组干部和农民群众激情燃烧。红军乡庄院村支部书记刘吉国和村主任程孝贵,自建设通村水泥路以来就整日守在路上,连理发都顾不上。2007年3月初,两人到乡政府办事,乡长见他俩头发蓬乱,罩的灰尘足有铜板厚,大汗淋漓,满脸变成了大“花脸”,见俩“爱将”修路修成了这副模样,乡长从身上掏出20元钱,心疼地说:“先去理个发,回头再说事。”
旬阳为确保通村水泥路的质量,县交通局2007年抽调16名专业人员集中进行勘测设计,外业和内业工作量创历史新高;培训县乡干部和施工管理人员200多人,极大提高了通村水泥路的“技术含量”;主要领导抓总,副职领导包片,成立10个监理组,提质量促进度;聘请了300多名义务监督员,活跃在116条通村水泥路施工工地;成立的6个督查组半月巡回督查,由纪委首次开展通村水泥路专项效能监察。
走出泥泞奔富路。吕河镇冬青村过去由于不通路,人均收入不到800元。自修通了4.4公里通村水泥路与江南公路连接后,该村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狮头柑产业,现在全村有盛产柑园300亩,新建园860亩,2007年产柑500吨,农民增收200万元,卖柑收入5000元以上就有100余户。二组农民郭明锋说:“现在修了水泥路,准备买辆三轮车,专拉肥料管好9亩果园,3年后园子全部挂果,一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
路似彩虹,绽放着和谐的光芒。如今,驱车穿行在旬阳的乡村公路,苍翠的山,清亮的水,青青的麦田,错落有致的农舍,就像一幅水墨画。全县建成的863公里通村水泥路,沟通了淳朴的山村古镇和繁华的外部世界,承载着城市辐射的能量和乡村腾飞的梦想,将富裕和文明种子播向希望的田野。因此,建成的是路,竖起的是碑,连接的是心,通达的是富。

【责任编辑:屈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