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虽是初冬季节,但这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对与旬阳县构元乡开花庄村三组张本勇等20户村民而言,更是一个难忘的喜庆日子。该组“龙头嘴”居民安置小区鞭炮齐鸣,鼓乐喧天,20户村民携老带幼86口,喜气洋洋的集体搬迁住进了山下刚刚建好宽敞明亮的灾民安置点。从此离开了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居住的罗家山。
罗家山是开花庄村三组最边远的高山地带,平均海拔800多米,且属于滑坡地段,在这里居住的20余户村民世世代代饱受缺水、无电和肩挑背驮之苦,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繁衍生息。在当地曾有一个习俗,路人过往此地“宁给一个馍、不舍一碗水”,水的珍贵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由于水不通、路不通、电不通,长期以来,“三不通”直接困扰着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严重制约着该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构元乡党委、政府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为先、民生为本,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在政府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积极实施“八大民生”工程,有力、有效、有序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让罗家山人彻底摆脱贫困,该乡2008年把罗家山灾民安居工程列入当年首批实施计划,由政府统一组织,乡扶贫办和村组统一规划、统一布点、统一建筑样式、统一施工,于2008年10月底建起整齐划一、美观亮丽的楼房20套120余间。
为解决灾民建房资金困难,该乡把农民安居工程与迁移式扶贫搬迁有机结合起来,实行资金捆绑使用。一是采取国家补一点,按每个搬迁人口补助2500元,财政共投入建房资金21.5万元;二是银行贷一点,乡信用社为每户灾民提供贷款2万元;三是农户筹一点,每户自筹资金4万元的“三个一点”的办法。有效的保证了该项工程的按期施工和圆满完成。
为使灾民迁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乡政府和村组积极为迁入户解决耕地、用电、用水等基本设施,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开辟生产增收渠道。搬迁户有的从事烟草、蚕桑种植业;有的办起了养殖业;有的搞起了运输......,开始了新的美好幸福生活。新迁户张本勇入住后,在乡村组的帮助下,不仅个人从事起矿产运输业,而且家里还办起了百货小卖部,该户现在每月人均纯收入比入住前增收500多元,从此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 上一篇:构元乡妇联举办农村沼气技术培训会[ 12-02 ]
- 下一篇:兰滩乡“六到位一防范”做好冬季桑园管护[ 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