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关于防范企业融资风险的建议
所属会议: | 政协旬阳县八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
发布日期: | 2016-08-08 | 提案来源: | 原创 |
是否调研: | 是 | 提案类别: | 民生 |
提 案 者: | 陈灵芝 | 建议承办单位: | 通博游戏 办公室 |
近年来,我县先后有多家企业因融资行为不当、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破产。拒初步了解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营运资金不足。由于运营资金不足导致的财务危机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企业规模扩张过快,过度交易,造成营运资金不足;二是由于存货增加、收款延迟、付款提前等原因造成现金周转速度减缓,同时缺乏增量资金补充投入,资金链变得脆弱。
(二)企业投资失误。部分企业在迅速崛起后,并没有致力于内部管理的完善和财务控制的加强,而是一味的谋求扩大投资规模,而新投资的项目经营又无法产生预期效益。我县已有几家企业因投资失误破产。
(三)民间融资泛滥。部分企业因在银行融资难度大、手续多等原因,选择民间融资,融资利率过高,企业效益达不到预期,融资无法偿还,导致企业破产、“跑路”。
二、防范我县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措施和建议
(一)部门联动,切实加强企业债务风险防范监控。政府部门特别是发改委、经贸等部门要紧密配合金融办、银监、人行、财政、司法等部门,加强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链风险的监测,加强对风险企业的排摸,了解我县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负债情况,对民间借贷进行深入调查统计,尽快准确评估企业资金债务风险以及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未雨绸缪,及早制定企业突发事件应急对策。债务人一旦资金链断裂“跑路”,将牵涉到相关企业和职工,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政府部门要未雨绸缪,制定企业资金链断裂危机处理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工商、金融、税务、司法、工会等部门能迅速介入,做好企业债券登记、资产保全、职工安置、破产清算等工作,稳定受害百姓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维护社会稳定。
(三)大胆创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一是搭建政府、银行、企业合作融资平台,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发展适应中小微企业特点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小微企业投融资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二是加快创新,改进和创新企业金融服务模式,满足各类客户群的融资需求。三是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完善和强化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培养专业化服务机构。四是改进信贷管理,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坚持“有保有控,区别对待”,不能随意抽贷,建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和谐对话机制,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贷、停贷、压贷,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
(四)突出重点,加大打击和处置地方非法集资力度。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成立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金融办,负责全县打击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二是加大非法集资案件打击力度,有效遏制非法集资犯罪在我县的蔓延态势。三是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五)练好内功,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一是要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债券、贷款并重,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二是要建立规范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内控风险管理,保持财务弹性,合理安排预算。三是要规范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四是要利用市场机制选拔和聘用高素质管理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五是要谨慎投资,谨慎发展多元化业务,不在非专业的领域发展多元化业务,避免因投资不慎导致资金链断裂。六是要强化信用建设,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
回复结果:
签 发 人: | 签发日期: | 2015-07-06 |
一、目前我县金融风险防范工作开展情况
防范金融风险、加强民间融资监管是创优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防范金融风险、创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民生金融示范县”创建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专门制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县政府率先清理归还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二是引进中国银行、长安银行等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到旬阳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了取长补短、聚集发展的良好局面;三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金融领域,设立了2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和19个农村扶贫资金互助协会。目前,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已累计发放贷款6亿元,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为县域小微企业累计担保融资2亿元,另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已上报省金融办待批,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县域民生金融组织体系;四是建立县政府、镇政府、村委会、信用社和农户“五位一体”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已创建信用乡镇15个、信用村212个,为10万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和农户小额信贷授信面分别达到68%、67%、90%和98%。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打造“信用高地”,带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良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农户授信面扩大了12倍、授信总额扩大了16倍的显著效果,实现了授信、用信和守信的良性循环发展,弱化了贷款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将农户小额信贷模式逐步拓展到县域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领域,有效解决了“贷款难”和“难贷款”问题。五是政银企合作进一步加深,县政府每年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搭建银企平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六是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县法院与人行联手制定并推行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的暂行办法》,将老赖纳入被执行人员名单,向社会公布失信人员名单,对失信人员的用信活动进行限制,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机制;为加大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及处置力度,县政府成立了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印发了《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应急预案》,有效处置了几起非法集资案件。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四部门联手,加大民间高利借贷、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2012年、2014年县政府先后两次被省政府,省金融办、人行西安分行授予金融生态模范县称号。
在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原来经济快速发展中未暴漏出来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正如各位委员调研发现并提出的问题一致,一是融资配套服务比较欠缺,企业融资成本明显偏高;针对抵押担保不足的情况,缺乏有效解决措施,面向小微企业等群体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仍显不足。二是银企对接方式亟待拓展。银企对接方式仍较单一,需要在形式上、内容上、深度上、广度上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三是金融市场风险隐患较大,企业不良贷款上升趋势严峻,少数企业盲目投资导致处于“资金链”断裂边缘。由此衍生的民间借贷较为活跃,企业跑路,各种金融诈骗现象时有发生,给监管部门造成压力的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如何完善监管手段与优化引导方式,切实减少资金体外循环、防范潜在风险案件发生,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课题。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搭建平台,加强银企对接。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加强企业融资调查摸底,加强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四上企业培育、小微企业的资金投放力度。
二是持续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银企合作环境。下一步,政府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持续组织开展涉嫌非法集资广告清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宣传月等活动,印发防范非法集资、民间融资风险告知书,深入镇村、社区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全民风险防范意识。重点加大对高息揽储、高利放贷、非法集资、企业逃废债等金融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将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纳入县政府对相关部门的督查重点,确保各监管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持续强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通过“疏正道、堵邪门”,为确保全县金融安全、高效、稳健运行保驾护航。
三是深入开展“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在全县金融机构与地方性融资机构中开展“金融服务提升年”活动,进一步规范全县金融业及地方性融资机构从业人员的服务行为,树立金融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促进全县金融机构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进一步探索建立有效的民间融资监管机制。将积极借鉴温州等地区民间融资监管有效机制,调查研究,制定方案,进一步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 上一篇:关于加强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服务提高[ 08-20 ]
- 下一篇:关于建设10公里休闲健身步道长廊的建议[ 08-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