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第三批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县名单,旬阳市名列其中。近年来,旬阳市按照“数量增长、质量提升、机制创新、实力增强”的总体目标,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持续推进家庭农场健康稳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一大早,关口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王世珍就来到美羊羊家庭农场,开展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对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管理的家庭农场实现应录尽录,提升家庭农场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一码通’的二维码就是家庭农场的商标。能够快速地帮助消费者了解家庭农场的基本信息和产品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更加放心。”关口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王世珍说道。
为做好家庭农场培育、指导,市农业部门聘任了42名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含家庭农场)辅导员,实现县级家庭农场辅导队伍覆盖率达到了100%。
美羊羊家庭农场负责人薛同普说:“自2016年开始养牛,从最早的30头发展到现在的90余头。在这期间,一个是从资金上,一个是从技术上给了我很大支持。也把我培养成了一个职业农民。”
依托资源禀赋,旬阳市不断优化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布局,发展适宜的家庭农场。在城关镇李家台村甜蜜蜜家庭农场,橘子、草莓已进入采摘期,呈现一片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该家庭农场建于2022年,以种植为主,通过盘活土地发展了草莓15亩、柑橘5亩、粮油复合种植200余亩。市农业部门及时上门指导台账建立、制度完善,促进家庭农场规范化经营,激发“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甜蜜蜜家庭农场负责人鲁磊说:“年销售收入50余万元。带动村内其他农户发展家庭农场,种植林果产业300余亩,粮油种植500余亩。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解决了农村年老体弱土地无人耕种问题。”
通过开展创建工作,旬阳市培育家庭农场948家,覆盖全市95%以上的村,带动从业人员2500人。发展粮油种植面积6654.90亩、水产养殖面积246.5亩、林下养殖面积10260亩,基本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擦亮旬阳市特色农业“名片”。
“我们将统筹各类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搭建‘政银’合作平台,引入金融活水;推动家庭农场‘三级联创’,打造旬阳特色品牌;优化工作机制,引导家庭农场与市场主体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以家庭农场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市农村经营工作站副站长张乐说道。
- 上一篇:旬阳传统木刻版画工坊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工坊[ 12-18 ]
- 下一篇:旬阳市4名个人1个集体荣获“安康好青年”荣誉称号[ 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