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贵在保持,需要村干部多宣传,提升村民思想认识,每家每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让整个村子的颜值‘靓’起来。”3月27日,在仁河口镇人大第二代表小组开展的第一季度代表小组活动上 ,镇人大代表曾文明提出建议。
针对国家3A级景区水泉坪周边人居环境治理情况,仁河口镇人大代表们多次开展现场视察,聚焦美丽庭院建设、乌家堡道路环境卫生、水泉坪景区等重点、热点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交办相关单位落实。
近年来,仁河口镇人大代表深入开展“五个群众”,充分发挥联系选民优势,下沉农户听取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为乡村振兴发挥人大力量,给群众找出一条“致富路”。
镇人大代表、桥上村党支部书记王继华在走访农户过程中,深知产业发展才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桥上村打造适宜村上发展的特色产业,依托邻近水泉坪景区优势,发展特色民宿、农家乐,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靠山吃山,吃出不一样的“鲜味”,让老百姓进一步稳定增收,是一道必须以最优解答好的“必答题”。“水泉坪景区的名气‘走出去’,游客‘引进来’,让游客‘留下来’,经济‘带起来’,实现联农带农益农富农是一篇‘大文章’。”王继华说,通过“庭院+”的思路模式,将“美丽庭院”镶嵌在生态旅游产业链条上成为了一条好路子。
以水泉坪景区为依托,周边各村结合自身特点,围绕休闲、民宿、餐饮、种植养殖、特色手工等产业,发展出一批“庭院+养殖”“庭院+种植”“庭院+民宿”等特色小院,不仅增强景区承载力、丰富了景区节点,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也越走越稳。
“这两年家乡发展好了,回乡打造特色庭院,不仅有‘赚头’还有‘看头’。”金盆湾农家乐负责人赵丹以前在外务工,眼见家乡一天比一天发展得好,她回到老家开了农家乐,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
“人大代表由人民而选,为人民谋福。我们将持续发挥联系选民优势,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社情民意,多干为民谋福的好事实事,尽最大努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镇人大主席王表示。
- 上一篇:城关镇:首聘20名社会治理观察员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04-01 ]
- 下一篇:金寨镇:“庭院+X”模式激发群众增收新动能[ 0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