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陕西安康旬阳市仁河口镇水泉坪千亩稻谷已渐渐泛黄,清风袭过,一道道金色稻浪连绵起伏,与青山、蓝天交相辉映,大自然的生态画卷尽展眼前。
近年来,仁河口镇始终守牢“粮食安全”政治底线,持续开展“稳粮、扩豆、增油”行动。大力推进撂荒地整治、流出耕地整改,打造特色农业园区,让农民成为“新农人”、农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销路”,实现集体增收、百姓致富。
一块地也不撂荒
方家湾村土地平坦肥沃,都是黄土地。“10年前,我们村是全镇粮食主产区。随着种地经济效益低,年轻人外出务工,大量土地也跟着闲置。”方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谭明说。为让闲置土地“变废为宝”,成为群众的增收地,方家湾村以支部为引领,发挥党员、人大代表示范作用,主动摸排村内闲置土地,通过协调免费流转给在乡农户耕种,实现“小地块”变“大地块”,打造村级特色农业园区。
“去年流转土地50余亩,用于发展大豆玉米套种、魔芋、连翘、花椒、五味子等产业,实现盈利5万余元,带动本村10余名乡亲就业,发放劳务费3万余元。”方家湾村党员赵汉财说。
科技赋能促增产
“每到稻谷采收期就容易邂逅梅雨天气。”玉泉农业农民合作社经营者洪列宪介绍,往年,采割稻谷都是看着天气,成熟期的前半个月就要谋划,找人收割。现在机器日夜作业,几天就能归仓,直接将稻秆粉碎,铺盖在田里,作为冬季栽种油菜的生态有机肥料,实现还田养田。
从“靠天”到“靠技”,量在变,质也在变。8月期间,旬阳市农业农村局选派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无人机对仁河口镇境内水稻开展破口、防病害、微量元素增肥活动,有效提升农业种植的科学化水平,保障农户收益。
仁河口镇还专门选派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部前往旬阳市农业农村局参加2024年第一期高素质农民培育粮油种植暨植保无人机操作培训班,为全镇科技赋能粮油种植注入科技活力与智力。
好品质赢得好市场
随着水泉坪生态景区建设的名气越来越响,外地游客也越来越多,体验乡村生活、欣赏农耕景观,品尝当地的特色农家菜自然必不可少。“快尝尝,这是从你们刚才观光农田里收割来的稻米,看看口感、品质咋样?”桥上村西湾露营地负责人袁达玉正热情地给西安来玩的游客介绍。
好山好水好生态,仁河口镇的农作物品质也赢得市场好评,依托水泉坪品牌,大米、香蒿面、菜籽油等农产品也成为了游客返程时必带的伴手礼。“稻米品质好,深受市场欢迎,新米刚上市,订单就主动上门。”洪列宪乐呵呵地说,“去年销售大米超过3万公斤,销售额超过30万元,今年预售大米已超过1600公斤了。”不单单洪列宪经营的合作社稻米市场销售好,农户朱根乾、胡萍等多家经营农产品销售的合作社销量也迎来了新高。
“下一步,全镇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搭建农产品直播间、建设特色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有效发挥乡村产业联农带农益农,助推乡村振兴。”仁河口镇党委书记刘忠涛表示。
- 上一篇:麻坪镇:百名干部一线促发展[ 09-13 ]
- 下一篇:段家河镇开展中秋、国庆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