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元辉)2004年,旬阳县以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由县科协、科技局牵头主抓涵盖农业、林业、烟草、畜牧、黄姜、矿产、环保、化工等8类27个课题重点项目取得了多项技术成果。其中有8个项目申报了省、市重点科技计划,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之最。
粮食生产突出“良种良发”引繁推广等三个项目。名优新品种共引进25个参试项目,成功筛选出四川“国豪香5号”稻种,成为该县适生优质新品种;日光温室蔬菜在城关镇青泥村建日光棚11个20多亩,带动当地菜农建大棚15个35亩,当年见收入30多万元;当地农民发明的新一代“山地犁”因其体轻灵便、操作简便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畅销本市及周边省市。
黄姜产业化建设科技项目实现四个突破。在神河等乡镇建“安姜3号”良种繁育基地150亩,经抽检表现良好;“国家级薯芋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按照GAP国家规范化种植要求,完成了3000亩建设任务;针对黄姜土壤类型及养分和黄姜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规律,研制出了黄姜专业肥新配方并规模生产;找到了影响黄姜重茬因子,制定了解决方法并应用于大田生产。
烟草产业四个项目效果明显:良种生产试验项目,引进了多个新品种,采取对比试验示范成功选育了K326优良品种和云南9601品系,为大面积推广和更新换代提供了优良品种;飘浮育苗新技术大获成功,在赵湾镇建飘浮育苗示范点1000亩,烟株防病虫害能力强、生长旺盛、烟叶质量优于常法生产。科研项目的实施和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烟草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蚕桑生产以提高桑叶质量和养蚕技术水平为重点,精心实施了“多倍体桑建园”、“省力化养蚕”两个项目。围绕项目实施,召开培训会60余场次,建基地150多处;多倍体良桑建园4000亩,推广省力化蚕具4700套,发放塑料折簇和方格簇100万张,蚕农兴桑养蚕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蚕桑产业升值。
畜牧产业以优良畜禽引繁、圈舍饲养为重点,开展了“生猪三元杂交推广”、“陕南白山羊改良推广”、“珍禽良繁”三个项目。全年引调秦川牛16头、引繁三元杂交猪350头,当地白山羊基本得到杂交改良,推广普及绿壳蛋、七彩山鸡等珍禽良种6万余只。
围绕黄姜产业化建设开展了三项环保科研重点项目。黄姜水解干燥物研究及黄姜水解后废水处理与利用研究项目已全面完成,并获得市科技成果进步奖;黄姜淀粉综合利用研究项目,实现了变废为宝,得到了权威专家一致好评;黄姜提取皂素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项目已攻破难关,并在试验中进一步得到验证。
- 上一篇:省劳动厅来旬检查指导社保工作[ 01-10 ]
- 下一篇:旬阳农民吴群军自费办报送农民[ 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