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元辉)元月12日中午,旬阳县白柳镇西沟村四组农民李强小两口双手托起一份刚刚收到的《农业信息》,迫不及待地先看了一遍三版头条--《桔梗的种植及栽培技术》,高兴地说:“真是雪中送炭!他又解决了我6亩订单桔梗的种植技术!”从2005年元月起,该县将有5000个种植大户每月收到一份这样的报纸。农民办报,这在安康市尚属首例。
《农业信息》由旬阳县桶木乡油坊村31岁农民吴群军个人年出资12000余元开办的,该报立足旬阳,面向农村,每月一期八开四版,主要刊登农业政策、农业信息、市场分析、市场前景、种植技术、新品种推荐、供求信息、致富经验等,这将会成为旬阳农民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种养业技术、稳步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吴群军祖祖辈辈是农民,爷爷曾获“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父亲靠种植野生天麻、养羊、栽种毛桐树、培育新品种桑苗等成为全乡第一个“万元户”。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吴群军上小学五年级时大胆尝试了“水孵小鸡”,并获得成功。此后,他还曾进行了桑园梯式管理试验、抽屉式养蚕试验。至今,家里每年还养蚕、种麻、兴魔芋收入近万元。
1993年,吴群军从旬阳职中蚕桑班毕业,随后被招考在桶木乡政府工作。由于对农业的钟情,1998年,他辞职外出,先后在西安、安徽、河南、甘肃等地从事农产品购销、中药材贩运等。看到外面的许多产品供不应求,而家乡许多农民却因不了解市场、不掌握技术、盲目蛮干,不仅挣不回钱,而且浪费了许多资源。他决心回到家乡帮助农民致富。
吴群军办报、建协会的想法得到了县民政局、县科协、县农业局的支持和帮助。2004年12月6日,他在县城挂牌成立了“旬阳县农产品、中药材协会”这一非盈利性民间组织,已有200多户农民自愿加入协会组织。如何更好地让更多的农民更新思想、开阔眼界、了解市场、掌握技术、快速致富?他想到了办报。
吴群军从参加工作时起,坚持自费订阅报刊不间断,并且坚持搞市场信息摘录整理。2005年,他花费近两千元征订了《农产品市场周刊》、《中国特种动植物》、《中国对外贸易》、《农村百事通》、《市场信息报》、《农民致富之友》、《西北信息报》等11种报刊,并将适合旬阳发展的相关技术资料、市场信息摘抄整理、刊登在自己所办的《农业信息》上,采取多种途径送到农户手中。
个人出钱,免费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报纸,同时他还聘请了6名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常年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指导技术。吴群军真诚地说:“值得!我就是想让广大农民通过多种方式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发展产业、早日富裕。也只有农民富裕了,我的协会才算真正发挥了作用。我这也算积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嘛!”
- 上一篇:旬阳重点科技项目取得多项成果[ 01-14 ]
- 下一篇:旬阳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回访[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