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县司法局关口司法所主要担负着关口镇近168平方公里的司法行政工作任务,司法所编制1人,实有4人。
司法所连续两年被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去年被县局评为先进单位,被县团委授予“青少年维权岗”先进单位。近年来,积极开展争创政法满意单位。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为载体,实现人民调解规范化运作为目标,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为己任,围绕“六个一”,努力开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使司法所成为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前沿阵地。
一、化一个基础。即强化镇村调解组织建设。镇制定了《关于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到了机构、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1、选举产生了调委会主任10名,聘用专(兼)职人民调节员168名。每年组织两次人民调解培训学习,确保调解队伍的稳定和调解人员素质的提高。2、建立了工作考核督办制。司法所制定了《人民调解工作目标量化考核标准》,把调委会工作纳入镇对村年终综合考核,实行绩效工资挂钩制度。3、落实工作待遇,镇上财政拿出5700.00元解决调解主任的报酬。
二、完善一张网络。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村情民意网络,使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层层建立村情民意网络,做到“耳聪目明”。有镇村调委会11个,调解小组68个,矛盾纠纷信息员325名。
三、实施一个创建。即“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在开展创建工作中,将创建工作列入镇对村考核工作中。1、民主选举村“官”。在四月实施的撤并村工作中,对10个村党支部、村委会按照依法、德才兼备和优化结构原则进行换届选举。在选举中,切实保障了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村党支部实行“两推一选”,对村委会进行“海选”主任10名,村委会委员60名,新选的村委会班子工作务实高效。2、村级事物实现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上墙,村干部按制度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落实了民主监督机制,村务、财务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村组公路维修费用等公益事业,全面实行“一事一议”制。创建村的矛盾纠纷明显下降,无上访案件和治安刑事案件。通过“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有力地推动了我镇依法治村、治镇进程。
四、狠抓一个教育。1、在“四五”普法教育上,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分年度实施。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学法的积极性,改变过去的强制学法为自愿学法,形成了良好的学法氛围。2、以司法局编写的五本普法材料,《农村民主法制与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知识手册》、《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为主要内容,结合司法所自编的《“民主法治示范村”学习材料》,逐组召集群众法制教育会议88场次,村组干部学法25场次,实行了送法进组入户到厂矿企业活动,受教育群众达万人次,累计发放普法材料1500多册。3、用身边的事宣传法律知识。举行以案讲法,组织群众旁听调解案件等;利用各种机会、场合宣讲法律知识,村干部以会代训;在暑教会期间,组织教师听法制讲座等。
五、建立一个机制。即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使矛盾得到有效解决。1、建立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制度。镇调委会每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村调委会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2、建立联合办公制度,集中调处。对跨地域、跨单位的疑难纠纷,司法所积极协调、组织有关单位每月20日集中调处。3、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实现“小事不出 村,大事不出镇”,做到“一个矛盾纠纷,一名领导挂帅,一套责任人,一抓到底,限时化解结案”,把调处责任落实到人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消灭在激化之前。
六、规范一个管理。即规范司法所和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管理工作。司法所制定6项、镇调委会制定7项管理制度来规范工作运行,用制度来管人,人按制度来履行职责。1、加强法学理论及业务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2、实行连片驻村责任制。3、调处案件实行质量考核责任制。
- 上一篇:仙河乡干部带头兴烟再起高潮[ 06-10 ]
- 下一篇:计生服务车开到农户家门口[ 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