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业、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时期,旬阳县就业工作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超前的成效,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就业观念转变难。主要表现在:部分失业人员不主动寻找就业岗位,等、靠思想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大中专毕业生普遍择业意识较高;社会、部分家长及失业人员认为进入国家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才算就业,不愿到民营企业和部分新型产业、行业就业,存在“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矛盾。
(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县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协调、不均衡是制约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最主要因素,从全县就业总量上说,劳动力供大于求矛盾仍然存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不断增加,失业人员数量持续上升。
(三)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我县新进入就业市场的普通劳动力大多缺乏工作经历和技能,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技能水平普遍偏低,难以实现劳动者与就业岗位有效对接。加之就业岗位发展的不平衡,新增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中的商贸业和服务业,比重较大,使得以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一些优势产业和新兴行业所需要的技能、素质人才供不应求,高技能人才极度短缺。人力资源素质和技能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导致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差。
(四)服务和调控长效机制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的基础平台薄弱,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不够高,人力资源市场服务机制和协调能力有待加强。二是公益性岗位难开发,困难群体就业难。由于我县城镇化水平不高,城镇居住人口发展缓慢,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社区功能的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就业市场发育程度低,公益性岗位开发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解决就业困难群体任务十分艰巨。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工作依然存在着转移培训的水平较低,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方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输出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问题日益突出。
【责任编辑:徐斯征】
- 上一篇:浅谈旬阳文化现象与发展[ 06-21 ]
- 下一篇:借得东风上高台[ 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