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旬阳市人民政府> 政务督查> 人大建议>>正文详情

旬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关于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

题 目: 关于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 2018-05-07 类 别: 人大建议案
所属代表团: 白柳代表团 领协代表: 张青梓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脱贫攻坚工作十分重视,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攻坚阶段,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重数据轻实抓,重过程轻助推,重形式轻效果,重检查轻解困等现象和问题,造成了基层的忙乱。为此,对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精准”问题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扶贫要做到点子上。精准扶贫是在精确识别贫困户的基础上,把帮扶的主体和责任人落实好,把帮扶的措施制定准,有针对性的定向帮扶,真正做到扶贫扶到贫困户身上,脱贫政策惠及到贫困户头上,切实保障扶贫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真正贫困的人口能够通过各级的帮扶脱离贫困,走上衣食无忧,住房、医疗、教育有保障的小康生活。

    然而,现实中的扶贫工作偏离到数字精准上来,搞数字扶贫。目前,有关部门关于采集扶贫工作数据、过程资料的表格设计较多。而且上级要求基层填写各种表格时数字都得全面、精细,数字不得出错,数字都得符合逻辑关系。这些表格的数据往往是检查的重要依据,各级检查考核时,也大都以数字是否精准为重要衡量尺度。所以,扶贫干部不得不将精力放到完善材料上,放到应付检查上。数字精准只是识别贫困户的一个环节,此“精准”非彼“精准”。如果把此当做考核检查的重点,就有点本末倒置,就容易导致干部弄虚作假,搞数字精准、数字扶贫、数字脱贫。

    二、要处理好数据填写和实地帮扶问题

    目前,各种表格、资料薄、花名册等设计过多,过于繁琐。有的内容前后重复,同样的表格一式多份。据统计,5、6月以来,各级扶贫干部填写的各类名册、表格、申请、计划、印证材料等多达90余项。扶贫干部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填写,去平衡各种数据,去完善各种资料,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这些数据材料极大地占用了基层干部的时间,使得他们难以抽出身来做具体的扶贫工作,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帮扶人员走访群众,指导群众生产生活的精力和时间。

    三、要处理好检查督导和关心爱护扶贫干部问题

    有的政府机关安排工作,部署任务,不分黑白,不分季节,不顾安全。有的要求干部连夜晚要将什么表格什么卡送到群众手里,贴在贫困户家里;有的不分群众农活闲忙,打扰群众的农业生产;有的不顾干部安全,大雨冰雪天气要求干部照常下村帮扶,等等。这些现象群众不欢迎,干部有怨言,工作无效果。

有的明察暗访过多,加大了扶贫干部的压力。扶贫干部时刻准备着迎接各级检查,没有休息时间,没有处理家务时间,经常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多关心爱护扶贫干部,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他们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给他们工作上以指导帮助,多给他们鼓劲加油。这样才能使他们放下包袱,集中精力抓扶贫。

     四、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从扶贫政策规定的制定到扶贫措施的落实,各级都要根据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抓落实。在执行和落实扶贫政策时,要树立全盘思想,统筹规划,分头实施,不能把一些工作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来完成。否则工作互相制约,影响工作进度。尤其是当年未划入脱贫计划而基础薄弱的贫困村,该建设的项目一定要提前筹划、落实。如我居住的佛洞村,是一个贫困村,是山区,自然条件较差,村里基础建设薄弱,有几个自然村是土路,群众出行不方便,要求修路的愿望和呼声很高。但由于当年未划入脱贫计划村,修路没有资金保障,迟迟不能动工。而本村只有一条3.5米的主干道通往山外,两辆小车会车都很难。如果脱贫当年再修路,群众有的要建房,有的要进行房屋整修,到那时群众拉材料的车都无法通行。

     再说易地安置的问题。我认为在群众原来生活居住的地方就近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相对集中的地方进行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既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又便于以后的群众管理。大面积的集中安置,从表面上看,虽然解决了安全住房问题,节约了土地资源,交通,水电,教育,医疗等保障容易得到解决。但群众的就业问题解决不了、生活没有着落,遗留和存在问题就会增多,也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安置后,群众以往依靠的土地没有了或减少了,粮食、蔬菜原来能够自己生产的东西需要购买了,以前可以养猪、养鸡、养牛、养羊的地方也没有了,收入又会减少。还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安全管理问题,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等等事关民生稳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对于集中安置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关部门要提前分析预测,提前谋划,制定应对措施,作出计划安排。

     五、要注重宣教和惩处并举,激发贫困户内在动力

    有人说,现在的扶贫政策养了一大批懒汉。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有的贫困户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没有积极向上的主观意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贪图安逸,安于现状,不敢向往美好的生活;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扶贫干部下村走访帮扶时,有的外出游玩家里经常锁着门,有的忙着打牌娱乐,干部还叫不回家;有的缺乏穷则思变、穷则思勤、不思进取的精神,满足于国家的救助、补助。种地嫌累,务工嫌苦,只盼着政府帮扶,给钱,别的都不满意。

    解决部分贫困群众精神贫困、内生动力不足问题,需要基层干部切实转变观念,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教育和引导。鼓励他们勤劳致富,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户的内在动力。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动力,唤醒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意愿,激发他们致富奔小康的志向。对于嗜赌、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贫困户,村、镇一级要给于一定的惩治、制约措施,断去这类人员“等靠要”的惰性依靠,适时给于警告、剔除等措施。对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超过贫困红线,自觉退出贫困户认定的人员,要给于宣传鼓励和奖励。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将贫困群众的“让我脱贫”的被动思维变为“我要脱贫”的进取意识。

    另外,还要正确处理帮扶工作和农户农忙问题。庄稼成长有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过程,帮扶贫困户也有一个过程,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在群众夏收、秋收等农忙时节,帮扶工作要借机开展,不能要求扶贫干部天天去群众家里。这样不仅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时甚至引起群众的反感。

 

回复结果:

签 发 人: 签发日期: 2018-12-20

一、关于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精准”问题。今年,我县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活动,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下大カ气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精简纪实资料。按照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的“部门精制模板、分镇专人指导、集中统一验收”要求,县脱贫攻坚“八办五组”制定了简约易操作、务实不繁杂的过程纪实模板,有效解决了镇村扶贫表格繁杂、软件资料过度的问题。二是减少填表报数。建立了扶贫信息数据一体化平台,精准了扶贫系统和部门行业系统信息数据,充分发挥信息系统数据库作用,大大减少了镇级填表报数次数。三是改进督查方式方法。在督査方法上,采取重点督査、暗访抽査、专项巡察、点穴式巡察;在督査方式上,采取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看材料,直接进村入户,现场查看工作成效;在督查内容上,不再强调查看档案资料工作痕迹,重点现场查看各级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情况、各项政策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帮扶干部履职情况及帮扶成效;在时间安排和节奏把控上,降低督査频次,强调督查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督査,加大问题整改督导督办力度。

二、关于要处理好数据填写和实地帮扶问题。今年,我县通过脱贫攻坚信息数据一体化建设,精准了扶贫系统和部门行业系统信息数据,信息系统数据可以随时提取随时应用,大幅减少了各级干部表册填报。精简贫困户帮扶过程印证资料,仅要求规范填写“一卡一簿”,给帮扶干部更多时间、精力去解决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

三、关于要处理好检查督导和关心爱护扶贫干部问题。今年,我县对干部入户帮扶工作做了进一步规范,既不影响贫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又提高了帮扶工作成效。一是严守工作纪律,要求干部入户帮扶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推行“公务餐券”制,下村凭餐券在农户就餐结算,严禁入户帮扶时加重贫困户负担。二是选择适当入户时机,避开农忙时节,抢抓农闲时节,避免影响贫困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三是减少入户频次,注重帮扶实效,平时加强与帮扶户的信息沟通,做到“平时多联系、一季一上门”。同时,认真落实“三项机制”,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全方位关心关爱扶贫干部,比如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加大干部驻村帮扶期间保障力度;县委在选人用人方面,优先提拔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干部。

四、关于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今年,我县按照“两年项目、一次谋划、一年完成”的原则,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供给制”,所有贫困村两年脱贫攻坚项目在年初均已下达到村到户。在此,向您解释两项政策。第一,映西省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进一步规范贫困退出认定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沥青(水泥)路通至行政村的某个公共活动、服务场所(村委会、学校、敬老院、公共医疗机构)。按照贫困退出认定标准,我县305个村(社区)通水泥路全部达标,而自然村通水泥路并非贫困村脱贫退出标准。第二,《旬阳县脱贫攻坚通村水泥路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通村水泥路建设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强制下达建设计划。第四条规定:通村水泥路建设坚持“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分担原则,分工负责。第五条规定:通村水泥路的路基(含路面基层)工程建设资金由镇、村通过村民“一事一议”等渠道筹措;路面工程(含水沟硬化、安保设施、标志标牌)建设资金由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筹措。年初县脱贫办《关于下达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旬脱贫办发[2018]9号)中已下达白柳镇佛洞村三、四、五、六组路基处理项目(共15公里)。

易地扶贫搬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采取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两种安置方式,分散安置对象必须是家庭经济来源60%以上靠土地收入。在解决搬迁户持续增收问题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运用产业扶持、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生态补偿、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扶贫综合措施,制定施策方案,在搬迁安置的同时,逐户签订《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就业脱贫协议》或《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增收致富协议》,确保按期实现脱贫就业和增收致富的目标。二是统筹使用各类产业扶持资金,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搬迁群众的收入。三是充分创造产业型就业岗位,开发整合公益岗位资源,为搬迁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实现搬迁群众充分就业。四是整合各类培训项目,对各类搬迁户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确保每个移民搬迁户主要劳动力至少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

五、关于要注重宣教和惩处并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2015年以来,我县综合运用法治、德治、自治理念,结合“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以“三会两榜”为抓手,创新开展“说、论、亮”道德评议破解扶贫扶志难题,有效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县扶贫扶志工作一直走在省市乃至全国前列,开辟了一条具有旬阳特色的脱贫路径。今年,我县不断把扶贫扶志工作引向深入,县扶贫扶志指挥部2018年4月10日发文(旬宣发[2018]15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扶贫扶志工作的通知》,深入开展“新教育立志向、新民风树正气、新机制增动力”“三新扶志”,最大限度激发贫困群众发展潜能,增强致富能力。

                                    旬阳县扶贫开发局

                                        2018年6月30日